(一)建設目的
為建立完善基礎網格與專業網格高效聯動和深度融合的對接協同機制,促進工作協調、業務聯動、資源共享,提升網格化服務管理規范化、精細化、智慧化水平,依據深圳市、坪山區相關政策文件規定,結合坪山區三維網格應用的實際需求,建立北斗三維立體網格碼在城市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建立智慧城市要素時空編碼標準與技術體系,為深圳市立體網格圖建設和門牌統一編碼工作提供技術方案和應用案例;建設全市三維立體網格圖,支持基于標準地址的塊數據服務,提升坪山區時空信息云平臺的大數據共享交換與綜合分析能力;基于立體網格模型與編碼數據關聯,形成動態數字孿生坪山,進一步拓展時空大數據生態圈的社會化推廣應用。
(二)解決的痛點問題
①解決了坪山區基礎數據網格編碼標準與規范的問題(繼承房屋編碼標準、消防部件編碼標準)。
②解決了坪山區跨部門數據共享交換的問題(構建了北斗網格數據服務引擎底座)
③解決了傾斜攝影單體化成本高,不能進入建筑物室內進行數據管理的問題(構建了三維網格圖,實現時空要素數據自動匯聚與關聯,包括人口、房屋、法人、事件、信令、視頻等數據)。
(三)建設內容
以北斗網格碼作為城市數據管理的精細網格單元,對坪山區城市大數據進行網格編碼化處理,建設坪山區北斗網格數據注冊與解析服務器,在智慧坪山時空信息云平臺基礎上,生成坪山區三維網格數據地圖(包括全區二維網格、建成區三維網格),實現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與人房法數據、城市專題數據的匯聚展示、穿透查詢與關聯分析。
系統建設內容包括:
①建設網格編碼服務工具,對各類數據組織管理內容所覆蓋的網格賦予網格代碼,包括既有時空信息云平臺重點圖層數據、部件、事件等數據。
②北斗網格數據快速整合工具,對坪山區各部門歷史數據、新增數據(部件、事件)進行接入與清洗,按照是否有空間信息進行歸類與編碼,生成北斗網格編碼索引大表,支持同類型數據庫之間的結構遷移和數據的全量遷移。
③建設建筑物三維立體網格模型生成系統,以深圳坪山區遙感影像、傾斜攝影或城市大數據為基礎,通過三維立體網格模型生成系統自動生成坪山三維立體網格模型。
④基于智慧坪山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三維網格數據圖服務系統,通過接口或者子系統方式加載三維網格模型,基于網格模型中的北斗網格編碼,自動匯聚與關聯北斗網格數據編碼中心的各類專題數據,為深圳市坪山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深圳市坪山區政法委網格辦提供網格數據服務。
⑤在現有網格辦數據采集APP基礎上,增加數據標識功能,由基礎網格員或者其他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實際調研,獲取門牌號位置并進行標識,同時,對三維立體網格模型屬性進行比對、上報與更新。
深圳坪山太陽村全局網格圖
建筑樓層網格數據圖